前言:
似乎有那么一句话,叫“选择大于努力”,对我的考研影响重大;这句话,也是我最想送给各位师弟师妹们的,有时候选择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努力,另辟蹊径,何必万人整过独木桥呢?再说就算你英勇无敌、幸运宠儿,过了这独木桥,考上了心意的学校,可是真的一定就是最佳选择吗?我对热门向来不感冒,热门未必适合自己,也未必适合大多数学弟学妹。我们都知道清北复交好,也知道人大、上财、中财等财经院校就业好,可是我们也知道选择这样的目标院校,必定要经过一番刻苦铭心,要么资质过人、要么刻苦异常、要么二战三战、要么幸运无敌,我不是这样的人,平凡、普通、资质一般、也不刻苦。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哲学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我想同样适合考研。
我是来自一所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英语专业。高考超了一本线5分,不得不说命很重要,这个成绩放在上海、北京可能至少上个一本院校,最终去了一所师范类学校,过去的不纠结,在师范大学读书也是很快乐的,学业压力并不是很大,四六级高分通过,不得不说我的大学生活很顺心,我也是一个不爱折腾的人,做就做有把握的,老实讲也想过继续考英语,北外、上外、外交学院等外国语院校都是很不错的,但是难度挺大,知道自己的不足,口语很差,英语是需要天赋的,这一点学语言的都清楚。
如果不考研,我毕业之后大概的出路是回老家当一名中学或者小学英语老师,其实也不错,吃着政府的“皇粮”,也很体面。但是,想了想,毕业就22岁了,如果我现在不选择争一次,尤其自己还是女生,可能以后真的就是没有争的机会或者心性了。但是我清楚自己的能力,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爱折腾的人,不想为了一个很高的目标争的头破乐流,也不理解很多考生二战三战的,时间那么宝贵,浪费在考研上,实在可惜。综合考虑下来,我还是决定考研,但做下这个决定时,已经是大三的期末了,也就是说我只有半年的时间准备考研。
关于择专业
既然做了决定,又不打算继续读语言,那么选择什么专业呢?我看了很多帖子,有人说择校大于择专业,我其实是不赞同的,为什么?因为专业可能决定你今后40年要从事的事业。选专业很重要,我翻看了网上很多择专业的帖子,无外乎就业、兴趣导向吧,我更倾向于就业,金融、经济、会计类专业相对好就业一点,而且待遇要比其他专业高,比如大家很向往的投资银行工作,据说刚进去的新人一年也有20万,但是要求高。金融或者经济类专业,初试要考数学三、专业课,这对于一个只有半年复习的跨考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考研成功的。会计硕士,也就是MPAcc,初试只考英语二(对我来说,这算是个优势)、管理类联考(逻辑、数学、写作),虽然管理类联考有数学,但是数学难度不大,对于跨专业备考的学生来讲备考难度不大,我估算了下自己的时间和能力,会计专硕可能是唯一一个比较现实可行的选择了。
关于择校
重点来了!选择大于努力。也许正是因为我做的选择,我才能顺利读研的。我选择的是那个学费超级贵、看上去性价比极差的东华大学。是的,学费超级贵,全日制两年15.8万元,据说还要涨;性价比嘛,因人而异,我觉得性价比并不差。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经过66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经从建校之初的一所纺织单科院校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它最大的性价比就在于它在上海,这个全国就业机会最多的城市,而且它还是一所211院校,如果不出意外,毕业找工作还能解决户口问题。15.8万元,解决上海户口,您说值还是不值呢?要知道很多人花50万都未必能落户呢?也许正是15.8万元的学费吓走了很多考生,所以比较容易上岸。但是,我不能打包票说,今年还是这个样,但是我想即便今年报考人数多一点,也是一个相对容易考的学校,毕竟不是谁都付得起这个学费的。
其实,我在择校的时候有考虑过上海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以及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院校,但是前面我说了,我这个人不爱折腾,求稳!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有一个学校上。也幸亏没有选择这些学校,据说竞争很激烈。
关于复试:
复试是很重要,很关键。东华大学复试权重占了50%,据说以后这个比例还要提,所以备考东华MPAcc的考生要注意了,一定要认真准备复试,我初试成绩240+,相对稳,但是复试我还是没有敢大意。其实,我初试考完之后,就知道我肯定能过线,所以初试一结束我就开始准备了,复试参考教材《会计学》陈信元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四版,我反复把书看了不下三遍,由于自己是跨专业的,看起来还是很吃力的,如果没有学长前辈请教,很容易奔溃,比如长期股权投资这块,根本看不懂,感谢热心的学长学姐及研友,我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从完全不懂会计到应付复试,真的有太多感谢。
关于复试安排,大概是2018年3月底的一天,上午交审核材料,下午笔试,笔试分专业课(闭卷)和政治(开卷),专业课可以用计算器,政治提前下载些资料。第二天面试,面试分为个人面试,主要考察综合能力和英语水平,小组无领导面,主要考察案例分析能力。
今年笔试的题目由单选、多选、分录题、计算题和简答题五部分组成,感觉难度并不简单。我把参考书的课后题都做了两遍,但是貌似没有考到。单选多选考查的知识点很广泛,有考不同资产的不同计价方法以及现金流量表编制的直接法和间接法。分录题是标准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差异分录和产成品结转分录,长期股权投资分录。计算题有一题有点偏,要求计算企业所得税,考查地很细,包括暂时性、永久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和税率的调整,必须全部掌握才能最终算出正确的数值,不过这题和参考书的例题类似。但也有很基础的题目,比如计算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计算产品可变成本判断企业是否应停产。简答题的问法比较灵活,有问分析一个企业的毛利率很高但是利润不高的原因、企业股价上升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有什么影响、滚动预算的涵义是什么等。我觉得产品成本计算、经营决策和预算管理这三章东华考的频率比较高。
面试方面:个面上,一共分A—P组,每组大概9人,每人12分钟。我一进去老师就先叫我做个英文的自我介绍,然后会根据我的英文介绍提了一个问题来具体谈谈,所以不仅仅只把自我介绍背熟,还要预先准备老师可能会问你什么问题。中文面试问了你为什么报东华大学,会计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有什么不同,在研究生阶段你想学到什么,你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接着就开始专业课面试,我被问到的是固定资产折旧有哪些方法,这个比较熟悉我就都说了,老师又继续问我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我主要说加速折旧法的优缺点,我对年限平均法的认识就只想到计算简便一个优点,老师好像对这个又特别感兴趣,非要问到底,最后我就坦白了我不知道,然后个面就结束了。组面是每组再分两小组,每小组大概5人。我们组抽到的题目很旧,是08年的关于啤酒行业的生产成本问题,讨论如何平衡成本与质量之间的矛盾以及解决方案。
下午有人抽到并购案例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讨论时间15分钟,就是自由讨论,不需要每个人先发表看法。辩论的过程是这样的,两个小组做成一排,每个小组先派一个代表发表讨论结果,再轮流辩论。我被我们组推为代表,但我们组其实没有讨论好,所以我几乎是临场总结的,讲得不好,但是我在之后的交叉辩论环节表现的还是可以的,发言次数也比较多。我们两小组其实主要就是一些理由和方案上面的辩驳以及后续补充,并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可能不是很正式吧,最后时间到辩论结束直接走人,所有的复试结束。
最后,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选择很重要,选择对了事半功倍,今年东华MPAcc我相信还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各大相关网站。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责任编辑:联考网(lianka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