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1.定义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构成判断的基本要素。概念需要借助于语词才能传达,语词是语言的形式。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而语词是表达概念所依赖的的 物质形式。语词中实词一般具有实在意义,表达一种概念;而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 表达概念。但是有些虚词也是表达概念的,如连词“如果……那么”、“只有……才”、“并 且”、“或者”等。这些虚词反映了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因此表达概念。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
例:“三角形”的内涵是指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 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其外延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 三角形等。
3.概念分类
(1)根据概念外延的数量不同,可以将概念分为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是反映某一个对象的概念。例如“中国”、“亚洲”、“秦始皇”等。 普遍概念是反映一类事物的概念。例如:“三角形”、“动物”、“中国人”等。
(2)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就是反映由若干个别事物构成的集合体的概念。例如 “森林”、“联合国”、“人类”等。
非集合概念就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例如“牛”、“树”、“农民”等。构成非集合体 的对象必然具备该非集合体的性质。如“牛有四条腿。”中“牛”是非集合概念,这里牛 具有的性质,要求每头牛具备。
(3)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属性,可以将概念分为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
肯定概念是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肯定概念又称正概念。例如“金属”、“党员”、“合理”等。
否定概念是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否定概念又称负概念。例如“非 金属”、“非党员”、“不合理”等。
在汉语中,否定概念一般用带有“非”、“不”、“无”、“没”等否定词的词或词 组表示。
(4)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性质不同,可以将概念分为实体概念、属性概念与关系概念。
实体概念是反映具体事物的概念。如“书”、“大海”、“电视”等。 属性概念是反映事物属性的概念。如“拥挤”、“华丽”、“可爱”等。 关系概念是反映事物之间各种关系的概念。如“大于”、“在……之上”、“和平共处”等。
4.根据外延是否有重合,可以将概念间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1)相容关系:概念间外延全部或一部分重合,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相容关系。具有相容关系的概念为相容关系概念。相容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三种。
①全同关系:两个概念外延完全相同,二者之间的关系称为全同关系,也称同一关系。 如“北京”和“中国的首都”之间关系为全同关系。
②包含关系: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是另一个概念外延的全部,二者之间的关系称为包 含关系。包含关系也称种属关系,其中外延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小的称为种概念。 如“人”和“中国人”为包含关系,“人”的外延大于“中国人”的外延,前者包含后者, 前者称为属概念,后者称为种概念。
③交叉关系: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只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二者之间的关系 称为交叉关系。如“老人”和“男人”之间的关系为交叉关系。
(2)不相容关系:概念间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它们之间的关系叫不相容关系,又 称为全异关系。具有不相容关系的概念叫不相容关系概念。不相容关系分为反对关系和矛 盾关系。
①矛盾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二者 的关系称为矛盾关系。如“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关系称为矛盾关系。
②反对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二者 的关系称为反对关系。如“白色”与“黑色”之间的关系称为反对关系,二者外延相互排 斥,它们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颜色”。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概念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否则就违反了矛盾律;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不能都加以否定,必须肯定其中一个是真的,否则 就违反了排中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各大相关网站。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责任编辑:联考网(liankao.net))